4月24日,柳州日報頭版頭條報道融水苗族自治縣推動“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紀實。
近日,記者從融水苗族自治縣林業局了解到,今年全縣完成造林面積3.5萬畝。目前,該縣林地面積達556.7萬畝,森林覆蓋率81.77%,林地面積在我市各縣區中排名第一。其中,融水可用于發展林下經濟建設面積約有350萬畝,今年將建成5個以上2000畝林下經濟集中連片種植區域,努力創建自治區級林下經濟示范縣。
苗山多寶藏,林下土生金。近年來,融水緊緊圍繞“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林業興縣、文旅名縣、特色富民”主線,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積極植樹造林,開發林下經濟,發展生態工業,走出了一條讓莽莽青山變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
林下生金——
致富帶頭人鄧小坤冒著細雨,來到林下食用菌基地采摘香菇。杉木叢下,一朵朵靈芝菌也如同雨后春筍,在春天里破土而出。在鄧小坤看來,這些林下菌類植物都是村民們的致富“仙草”。
這是融水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一個縮影。目前,融水已經建成以靈芝和草珊瑚為主的林下種植示范基地6個,通過立體式種植模式,不斷提高林地的單畝產值,輻射帶動1.13萬農戶種植林菌、林藥面積6.6萬畝,產值達4.46億元。
▲懷寶鎮村民在杉木林下種植靈芝菌棒。
近年來,融水立足豐富的森林資源,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采取“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林藥、林菌、林禽等林下經濟建設面積80.26萬畝,總產值16.13億元。融水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進集體”“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護綠生金——
不砍樹也能致富
▲游客在雙龍溝玻璃橋游玩。
不砍樹也能致富,空氣也能賣錢,雙龍溝景區成為融水林旅融合的生動實踐。
▲游客坐滑索空中游覽雙龍溝景區森林。
▲龍女溝景區一角。
種杉生金——
生態工業富農強縣
“現在,我和老婆在家門口的工廠上班,兩人工資加起來有8000多元,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孩子也接來融水讀書了,心越來越定了?!泵撠殤糈w永美除了在融水康田工業園區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一家木業公司上班,還在家里開荒種了3畝多杉木。
▲加工生態板材。
融水是廣西的重點林業縣之一,活立木儲蓄量3510萬立方米,其中杉木儲蓄量2000萬立方米,年產出杉木原木32萬立方米,加上吸引周邊區域資源的流入,形成了近130萬立方米的杉木原木供應規模和一個重要的杉木供材基地。杉木種植與加工已經成為廣大林農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相關附件:
相關文檔:
來源:融水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 2022-04-25 08:56 | 作者: 融水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